【教育訓練】相對強度法課表設計 Jeff教練

什麼是相對強度呢?

其實它就跟大家所熟悉的德壯、5X5⋯⋯等一樣,

都是一種訓練方法。

每一種訓練都各有它的優缺點,

但無論你選擇的訓練方式再怎麼優秀、效果有多好,

終有一天身體會達到適應平衡,

也就是進入我們所謂的高原期。

 

因此不斷地針對狀態去變化課表,

一直都是訓練上很重要的課題,

變化課表,

並不僅限訓練方式的變換,

包括強度(重量)、休息時間、組數、次數⋯⋯等,這些元素的改變都可以為身體帶來新的刺激,

更精確的作法,

我們可以採用週期化的課表編排,

讓身體持續進步的原因,

主要來自兩項必備條件,

先讓身體達到“超負荷”,

再產生“超補償”,

“超負荷”就是讓身體去承受超過它所能負擔的刺激(阻力),

而有了這些刺激之後,

經過修復,

身體明白它必須變得更強壯才足以應付這樣的外在環境,

因此產生“超補償”,

於是,

我們的身體就慢慢地日漸強壯,

但是,

如果我們長期沒有訓練,

身體(肌力)又會降到較低的水平線,

一條它足以應付生活的能力值。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也適用在物種的演化上。

 

PS.這些超過負荷的行為,

都是漸進發生的,

千萬別隨意拿起遠超過你能力範圍的重量,

即便我們在做離心訓練時,

我們也最多採用140-150% 1RM的重量而已。

 

如果操作得好,

我們的身體會逐漸變得越來越強產生正循環。

當操作不好,

我們的身體可能會比沒訓練前更差負循環。

 

什麼樣的情況會造成負循環?

可能是身體的修復不完全、可能是使用的重量太輕(無法達到超負荷)⋯⋯等,

這些都無法滿足超補償的條件,

而週期化訓練,

可以幫助你控管訓練量(訓練量=次數x組數x重量,攸關身體所承受的疲勞程度),

預防過度疲勞的狀況發生,

達到我們希望看到的進步曲線。

 

目前各文獻都已明確顯示出,

身體的各項適應都發生在恢服期。

 

切記:沒有修復,就沒有適應。

 

現在我們知道週期化訓練的好處,

但當我們在開立課表的時候,

我們可能會碰上一些問題⋯⋯

上圖為我們常見的NSCA建議的強度區間。

當我們要進行3X10(3組10下)的訓練時,

選擇重量上可能會有幾種選擇:

選擇一 3 x 10RM (使用10RM的重量做310)

問題:經過兩分鐘的休息,下一組還有辦法完成10RM嗎?

選擇二 3 x 10-12RM (使用10-12RM的重量做310)

選擇三 3 x 10 @60 1RM (使用60%1RM完成10下,做3)

 重量的選擇,到底該如何拿捏?

關於這問題,留給大家想一想

 

無論是上述三個哪一個選項,

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必須要知道1RM是多少。

 

無論是上述三個哪一個選項,

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必須要知道1RM是多少。

但1RM的測量,

有太多的限制存在:

1.如果今天的受測對象是從未受過訓練的新手,

神經上的適應所造成的短期進步,

會不會造成兩個禮拜內的1RM變動幅度過大?

 

2.如果今天的測驗日期是星期一vs.疲勞的星期五,

兩者測量的結果是否有精確?

 

3.如果今天的訓練時間是3小時,

但你要負責一整支球隊(例如,棒球隊、美式足球隊)你有辦法在時間內幫所有隊員測完3-4項動作嗎?

 

因此傳統的RM法,

雖然理想但存在著許多現實面上的限制。

 

解決辦法:採用相對強度

我們改成將(組數x次數)視為一體,

重新制定強度區間。

VH代表 very high     M 代表middle     L 代表low

可以看到這邊的強度區間,

和NSCA較不同的地方是,

採用區間(例如80-85%)來表示,

因為我們當天的訓練狀況可能因為:睡眠不足、疲勞、外在壓力(考試…)影響我們能舉起的重量,

因此利用區間來制定,

能夠得到緩衝。

 

以下是相對強度的實際範例,

今日課表:Deadlift 強度為 M

假設2×10= 100KG (代表若我們的目標是完成2組10下,能承受的最大重量是100公斤)

強度M:100 x 0.8=80、100 x 0.85=85

所以本日採用的重量為80-85公斤

 

但這是非常理想的狀態,

也就是我們已經明確告訴你組數x次數能舉起的最大負荷是多少,

但如果今天是處於高估的情況呢?

今日課表:Deadlift 強度為 M

假設2×10= 100KG (代表若我們的目標是完成2組10下,能承受的最大重量是100公斤)

強度M:100 x 0.8=80、100 x 0.85=85

所以本日採用的重量為80-85公斤

但當我們用80公斤執行完第一組發現自我量表RPE=10(用盡全力)

代表我們一開始的2×10=100假定錯誤

應該是2×10=80

因此本日採用的重量應該為:

強度M:80 x 0.8=64、80 x 0.85=68

 

如果今天是低估的情況呢?

今日課表:Deadlift 強度為 M

假設2×10= 100KG (代表若我們的目標是完成2組10下,能承受的最大重量是100公斤)

強度M:100 x 0.8=80、100 x 0.85=85

所以本日採用的重量為80-85公斤

使用80KG做完第一組10下後,發現RPE=L (覺得自己只盡了七分力)

反推: 80/0.7=114

實際: 1X10=114KG

因此本日採用的重量應該為:

強度M:114 x 0.8=91.2、114 x 0.85=96.9

 

這是一個中週期的課表,

也是相對強度的較完整的實際運用。

R代表休息

可以看到在週一到週五間,

我們的強度區間由高到低。

除了當週的比較外,

當月之中的第一週到第四週,

也經歷了由低到高的強度變化,

再加入一個減量週讓身體充分恢復。

 

由於我們的1RM幾乎不太變動,

組數x次數也已經固定,

因此只要調動強度我們就幾乎可以保證當天的訓練量是符合相對順序的。

不會因為使用重量較輕但不自覺做太多下、太多組,

而出現訓練量反而超越大重量的情況,

讓身體過度疲勞。

 

相對強度也並非那麼完美,

依舊存在著優缺點:

 

優點:

不需要在課程設計時實際測量 1 RM、疲勞管理(並非每個動作、每個組數都力竭,對於訓練爆發力更友善)、總訓練量容易計算,

因此容易預期訓練效果。

 

缺點:

需要花時間計算、調整預估的 SET & REP RM,

且如同NSCA的強度表,

若是強度比例越小反推回去的誤差越大,

例如用6成力去反推100%的重量,

不如用9成立去反推100%的重量。

 

所謂的科學化訓練,

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的每一步是否符合邏輯。

重量的拿捏、疲勞的管理⋯⋯等,

這些都攸關訓練是否會進步,

有了良好的監控才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否則終究只是瞎猜。

 

#GYMEFIT

#相對強度法課表設計

#內部教育訓練

#內訓真好玩

#內訓使我強大

#Jeff教練

#一起變強

#追求不斷完美進化

 

來源: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相對強度法,

並延伸到一些課表的設計邏輯。

這是去年(2016年)參加江老師的肌力與體能丙級所聽到的新知識。

如轉述錯誤,歡迎交流、討論。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肌力與體能丙級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