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開始健身時,心裡通常只有一個模糊的願望:「我想變壯」、「我想減肥」、「我想練出腹肌」。
這些都是很好的開始,但如果我們沒有將這些「想要」轉化為 「明確且可執行的目標」,健身過程就容易變得模糊不清,也更容易讓人半途而廢。
設定目標不僅是為了指引方向,更是為了讓你在漫長的訓練中能夠 看見進步、維持動力。本文將一步步引導你,設定一個真正有效、可執行,並且能幫助你持續下去的第一個健身目標。
撰文者: John教練

一、設定目標的重要性
健身是一項長期投資,而非一次性的挑戰。
缺乏明確目標,容易讓人陷入「有練卻無進展」、「訓練一段時間就放棄」的困境。設定目標能帶來以下幾個關鍵好處:
- 指引方向: 幫助你明確知道該做什麼,避免盲目訓練。
- 成果衡量: 透過數字追蹤進度,有效提升自我激勵。
- 建立紀律: 當你清楚知道訓練的目的,便能更堅定地執行計畫。
- 優化策略: 達不到目標時,可以回頭檢視問題所在並進行調整。
💡 小結: 沒有明確目標,就像啟程旅行卻沒有目的地,走得再久,也難以確定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二、運用「SMART 原則」制定目標
SMART 原則是健身目標設定中最常被使用的工具,它能幫助我們將抽象的願望,轉化為具體可行的行動計畫。
1. S – Specific(明確性)
目標必須具體明確。例如,將「我想變健康」替換為:「我要在三個月內讓體脂下降 3%。」這樣目標鎖定在「減脂」,行動也隨之清晰。
2. M – Measurable(可衡量性)
目標必須能夠量化追蹤。例如:
- 體重減少 3 公斤。
- 深蹲重量增加 20 公斤。
- 每週規律運動 3 次。
能量化成果,才能清楚掌握進度。
3. A – Achievable(可達成性)
設定的目標應該是經過努力後「能夠辦到」的。過於誇張或不切實際的目標(如「一個月減 10 公斤」)只會帶來挫折感並導致放棄。目標應具備挑戰性,但也必須是合理的。
4. R – Relevant(相關性)
目標需與你最終想達成的結果相關。如果你的目的是改善體態和線條,重點應放在體脂率與肌肉量,而非單純的體重數字。
5. T – Time-bound(時限性)
沒有期限的目標容易被無限期拖延。設定明確的時間點,如「三個月內」或「八週後」,能產生行動的壓力與動力。
🔹 目標設定範例:
❌ 模糊目標: 我想變壯。
✅ SMART 目標: 我希望在 三個月內 讓體重增加 3 公斤(以肌肉成長為主),並使 臥推 重量從 40 公斤提升到 60 公斤。
三、針對不同類型,設定目標方向
每個人的起點和需求不同,以下提供三大常見目標的設定方向與策略建議。
1. 減脂型目標(以線條改善為主)
- 目標範例:「在三個月內減少 3 公斤 脂肪。」、「體脂率從 28% 降到 22%。」
- 關鍵策略: 嚴格控制飲食,創造熱量赤字;同時結合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
2. 增肌型目標(以體態和力量提升為主)
- 目標範例:「三個月內體重增加 2–3 公斤(主要為肌肉)。」、「臥推、深蹲或硬舉等主要訓練動作,力量提升 10–15 公斤。」
- 關鍵策略: 保持熱量盈餘,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訓練以高強度重量訓練為主。
3. 體能與健康型目標(以習慣養成和功能性改善為主)
- 目標範例:「維持三個月,每週規律運動 3 次 不間斷。」、「能連續跑完 5 公里 不中斷。」
- 關鍵策略: 以建立運動習慣為首要任務;選擇自己喜歡且能持續的活動。
四、如何追蹤與衡量進步?
設定目標後,「追蹤」是確保計畫執行的重要步驟。
1. 定期紀錄與量測
建議每週固定進行一次紀錄:
- 生理數據: 體重、體脂率(可使用體脂機或 InBody)。
- 身體圍度: 腰圍、臀圍、大腿圍等。
- 訓練日誌: 紀錄當次的訓練動作、使用的重量與組數。
📸 建議: 每 2 週在相同光線與角度下拍攝照片。體重數字可能不變,但體態的改善會讓你更有動力。
2. 利用工具輔助
使用筆記本或 App(如 Strong, MyFitnessPal)來記錄訓練和飲食內容。有系統的紀錄不僅方便回顧,也利於後續的策略調整。
3. 設置中期檢查點
若目標設定為三個月,可將每四週作為一個「檢查點」。即使未完全達標,也應視為一次重要的回饋,提醒你需要微調計畫,而非判定失敗。
五、常見盲點與修正建議
- 目標太籠統:
- 修正: 務必為目標加上數字(例如體脂率或力量數據)。
 
- 貪多嚼不爛:
- 修正: 專注於一個主要方向(例如先減脂再增肌),避免目標互相衝突。
 
- 只關注體重數字:
- 修正: 體重會受肌肉量和水分影響。請綜合觀察鏡子中的體態變化和照片記錄。
 
- 未考量生活條件:
- 修正: 計畫必須符合你的工作、睡眠與飲食習慣。設定可持續、符合現實的訓練時數與頻率。
 
六、維持動力的實用方法
- 確立核心動機: 找到你健身背後的「為什麼」(是為了健康、自信,還是某個具體的人生事件?)。這是你對抗惰性的最強武器。
- 大目標拆解: 將總目標拆分成數個小型、易於達成的階段目標。每完成一個小階段,給自己一個適當的獎勵。
- 建立規律性: 固定你的運動時間與地點,將運動融入生活,形成規律的「儀式感」。
- 尋求支持系統: 找一位夥伴一同訓練,或諮詢專業教練,能提供必要的監督與技術指導。
七、從「結果」轉向「過程」導向
健身是一條漫長的路,體態改變需要時間累積。比起急於追求最終結果,更重要的是專注於當前的「過程」是否穩定。
請多關注這些微小的成功:
- 這週是否完整執行了訓練計畫?
- 飲食選擇是否比上週更健康?
- 睡眠品質是否有所改善?
這些持續性的正面行為,將會累積成你最終希望看見的巨大轉變。
結語:
設定健身目標,是為了幫助你找到清晰的方向。當你能具體描述「我要達成什麼、何時完成、該怎麼做」,就已經踏出了成功的關鍵一步。
請記住一個原則:進步,不求快,但求穩。 健身比的不是誰練得猛烈,而是誰能持續得更久。
現在,請您寫下你的第一個 SMART 健身目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