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從糖尿病管理到健康監測:一般人能從連續血糖監測系統 CGM 獲益嗎?

從糖尿病管理到健康監測:一般人能從連續血糖監測系統 CGM 獲益嗎?

撰文者: John教練

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是一種能夠即時監測血糖變化的技術,最初主要用於第一型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以幫助他們更精確地控制血糖。

然而,近年來,CGM 逐漸在非糖尿病族群中十分熱門,許多健康群體與運動員也開始使用這項技術來優化自身的健康管理。但 CGM 是否適用於一般人?這篇文章將探討 CGM 的適用族群、潛在好處與風險,並分析一般人是否有必要使用 CGM 來監測血糖。

什麼是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

CGM 是一種透過皮下植入感測器來持續測量組織間液葡萄糖濃度的技術。感測器會與傳輸器連結,並將數據傳送到接收裝置或手機應用程式,讓使用者即時掌握血糖變化趨勢。

與傳統指尖血糖測試相比,CGM 可提供更完整的血糖變化圖像,幫助使用者了解不同食物、運動及壓力對血糖的影響。

如圖所示,左邊的是傳統血糖機的作法,穿刺針刺進血管後藉由擠壓將血液擠出,並用血糖機加上血糖試紙做即時性的偵測。

而CGM則是安裝後經由極細軟針只刺到皮下,採取組織間液來做偵測葡萄糖並換算為血糖。

CGM與傳統血糖機的優缺點

CGM 傳統血糖機
優點
  • 可以知道連續的血糖數據和趨勢圖,提供醫療處置等
  • 方便穩定的長時間監測,不需要每次刺破指尖
  • 具備警示功能,當血糖超出範圍時發出警報,即時處理高低血糖變化
  • 快速得知提供當下血糖值
  • 價格便宜
  • 相關用品方便取得
  • 大眾化,方便學習
缺點
  • 價格昂貴,需特定店家或醫療院所才有提供
  • 需要先學習安裝技巧與照護
  • 數值異常時,仍需要採血確認
  • 配戴時,可能會造成不適或異物感
  • 無即時警示功能
  • 需要每次採血

CGM的適用族群

1. 糖尿病患者

目前,CGM 主要適用於糖尿病患者,特別是:

  •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由於這類患者需要密切監測血糖並頻繁調整胰島素劑量,CGM 可以幫助預防低血糖與高血糖的風險。
  • 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依賴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也能透過 CGM 優化血糖控制,減少高低血糖事件。
  • 懷孕期間的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或合併糖尿病的孕婦):CGM 可協助這類患者更精確地管理血糖,以降低母嬰併發症的風險。

2. 有高血糖或低血糖風險者

部分人雖未被診斷為糖尿病,但可能有高血糖或低血糖的風險,例如:

  • 糖尿病前期患者:CGM 可幫助這些人了解血糖變化,調整生活方式以降低演變為糖尿病的風險。
  • 有低血糖風險者:如因飲食或劇烈運動導致低血糖的人,CGM 可以提醒他們及時補充能量,避免昏厥。

3. 運動員與健身愛好者

近年來,許多運動員與健身人士開始使用 CGM 來監測運動過程中的血糖變化,主要目的是:

  • 優化能量補充策略:確保在運動期間維持穩定的血糖水平,避免運動低血糖。
  • 了解個人代謝反應:不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因人而異,CGM 可幫助個人制定更適合的飲食與運動計畫。

4. 健康族群與生物駭客(Biohackers)

部分健康族群與生物駭客使用 CGM 來優化個人健康,監測不同食物、壓力與睡眠對血糖的影響。然而,這類人群使用 CGM 的必要性仍存在爭議,因為大多數健康人的血糖變化範圍通常在正常範圍內。

非糖尿病患者需要配戴CGM來監控血糖嗎?

對於非糖尿病患者,使用CGM 的主要優勢包括:

  1. 提高對血糖變化的認識:能幫助使用者了解哪些食物或生活習慣可能會影響血糖,進而做出更健康的選擇。
  2. 監測長期血糖趨勢:對於有糖尿病家族史或代謝症候群風險的人來說,CGM 可用於追蹤血糖變化,幫助及早調整生活方式。
  3. 改善運動與飲食規劃:對於運動員與健身愛好者來說,CGM 可用來調整能量補充計畫,避免低血糖或血糖過高的情況。

 

儘管 CGM 具有多種優勢,但對於非糖尿病患者而言,仍有一些潛在風險與限制需考量:

  1. 數據解讀
    • CGM 測得的血糖數據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壓力、睡眠、運動與飲食,非糖尿病患者可能難以正確解讀數據。
    • 若過度關注短期血糖波動,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焦慮。
  2. 成本考量
    • CGM 的價格較高,每月花費可能達到數千元新台幣,對於一般人來說負擔較重。
  3. 皮膚侵入性
    • 需要在皮膚上安裝感測器,部分人可能會因為過敏或不適而無法長期使用。
  4. 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行為改變
    • 健康人使用 CGM 可能會過度限制飲食,導致不必要的焦慮或營養失衡。

 

CGM的開發原意是為了糖尿病患者監控血糖用,最近有越來越多的開發者與網紅將其宣傳為時尚的健康配件,透過這種管道,將醫療儀器推銷給非糖尿病人群,但這種做法可能會引發誤用帶來的潛在後果。

在2008年的論文裡提到,健康成人本來就會有輕微的血糖波動,而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患者才會有相對大的血糖波動,也就是說,健康成人本來就具有調節血糖至正常範圍的功能,並不須經常性的測量血糖。

(MAGE: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平均血糖波動幅度,數值越大,血糖波動越大。)

結論:一般人是否需要 CGM?

對於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患者、運動員或有血糖控制風險的人來說,CGM 是一個有價值的工具。然而,對於健康的一般人而言,使用 CGM 的必要性較低,因為正常人的血糖變化通常在合理範圍內,且生活習慣的改善(如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已經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風險。

如果一般人對血糖變化有興趣,或希望了解自己對不同食物的代謝反應,短期使用 CGM 可能有幫助。但長期使用可能帶來不必要的焦慮與花費,並非所有人都適合。

最終,是否使用 CGM 應根據個人健康狀況、需求與經濟能力來決定。如果沒有明顯的健康風險,一般人應更專注於維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非依賴 CGM 來監測血糖。

 

延伸閱讀

糖尿病、糖化血色素與阻力訓練

參考資料

The route to diabetes: Loss of complexity in the glycemic profile from health throug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to type 2 diabetes

John 教練

更多關於我的介紹

預約體驗課請由此去

John教練的文章

一般人需要連續性血糖監測儀來偵測血糖嗎?

糖尿病、糖化血色素與阻力訓練

組間休息時間應該怎麼決定呢?

糖尿病、糖化血色素與阻力訓練

月經週期對女性的運動影響與建議

CBD對肌肉恢復的影響

從控糖到減重:Ozempic的雙重功效與隱憂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