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教育訓練】椎間盤相關手術與運動介入效果-袖舒教練

相信各位教練們都有遇過學生告訴你「教練,我有椎間盤突出」、「我做過椎間盤手術。」

或者正在閱讀本文的你,本身就有相關經驗。

那麼當遇到椎間盤相關問題時,運動可以作為什麼角色介入呢?

 

首先,先讓我們從了解何謂椎間盤突出開始。

椎間盤中心是相對軟性的組織,稱之為髓核,而外圍堅固的組織稱為纖維環,

當椎間盤受到壓迫,使髓核突出,進而壓迫到血管、神經等,便形成椎間盤突出。

而當椎間盤突出至十分嚴重的程度時,便需要進行椎間盤切除手術

Video:Lumbar discectomy

 

這樣的手術確實能幫助解決因椎間盤突出帶來的不適和困擾。

但是,也有研究指出(Castillo et al., 2018),經歷椎間盤切除手術的患者,未來需要做更多額外脊椎相關手術的風險是大大增加的

這裡的手術指的便是脊融合手術(Video:Spinal fusion)。從樣本數超過20萬的database中,調查做過椎間盤切除手術的患者,未來十年中需要再進行脊融合手術的比例為何。

研究結果發現,過去曾動作椎間盤切除手術的人,再進行脊融合的比例為12.5%,而從未做過椎間盤切除手術的人,進行脊融合的比例為4.19%;換句話說,之前動過手術的人,未來需要再進行脊融合手術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98倍!

 

看到這裡,想告訴大家,不要覺得自己或學生可能整組壞光光了,就乾脆砍掉重練。

這時運動的介入,可以帶來什麼改變呢?

Kim 等人在2010做了個實驗,想要了解做完椎間盤切除手術後的人,如果使用不同的頻率,訓練back extensor(伸背肌群),是不是對增加其肌力、降低失能和疼痛分數有所影響。

在實驗中,受試者們使用等速機器進行為期十二週,兩組各15-20 reps的訓練。

受試者以許多不同角度進行訓練

受試者被分為四組,Group 1每週訓練兩次,Group 2每週訓練一次,Group 3每兩週訓練一次,Group 4則不進行訓練。

從圖表的數據可以發現G1和G2的肌力顯著提升,而G3和G4則是顯著下降,實驗中的其他部分則顯示受試者們在疼痛與失能分數、腰椎活動度上亦是同樣的趨勢,訓練頻率對術後生活品質確實會有所影響。

總結來說,運動的介入對動過椎間盤突出手術的人無論在力量、術後生活品質上確實有幫助(想想不能彎腰撿東西的人生會是怎麼樣呢?),但不能忽略訓練的頻率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且能降低未來需要再進行手術的可能性

雖然對於已經椎間盤突出、但尚未進行手術的人來說,尚未有運動介入是否可以降低動手術的實驗,但從研究結果推論,運動介入對動過手術、情況相對嚴重的人有所幫助,相信對尚未動手術的人更是有機會降低手術的機率。然而訓練動作不一定要像在實驗室一樣需要控制各種變因,非得使用等速機器才能做訓練,只要是能讓背部肌群參與,增加其穩定性能力的動作,都是好的訓練動作!

 

作者:黃袖舒

ACE-CPT, ACSM-CPT, GMS

台大運管所就讀中,

Master in exercise physiology ,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elders exercise.

 

#GYMEFIT

#內部教育訓練

#內訓真好玩

#內訓使我強大

#袖舒教練

#阻力訓練

#一起變強

#不斷追求完美進化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