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 omega-3 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其身世。
如上圖所示,一般脂肪酸被分類為飽和脂肪酸(不具有雙鍵)與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雙鍵或三鍵);
根據現有雙鍵的數量,不飽和脂肪酸又更進一步分為單元飽和脂肪酸(只有一個雙鍵)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雙鍵)。
本文的主角 omega-3 與 omega-6 便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而本文主旨是要探討(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身為 n-3 族群的 omega-3 對於人體帶來的好處,以及適當的補充方式。
omega-3 與 omega-6 同為人體細胞膜當中儲存的必需脂肪酸, 於代謝過程中會轉換成 EPA(註1)、DHA(註2),
是維繫腦部與神經系統運作的重要物質,而於人體發炎反應旺盛時,可以透過調控發炎反應相關路徑的方式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
亦有眾多研究指出,omega-3與心臟病、精神疾病、過敏症狀與阿茲海默症等眾多病症有直接或間接相關,
如果攝取量不足或是於身體中儲存含量低的狀態下, 容易導致人體的健康出現問題。
魚油是人體獲得omega-3補充的優良來源,其相較於植物性omega-3 來源,是人體較容易吸收的結構;
omega-3具有優異的抗發炎效果,但因為沒有消炎藥的副作用,故常被使用於運動員與選手賽後補充品的首選。
但omega-3真的如一般網站上我們所看到的這麼神奇而沒有副作用嗎!?
文中開頭提到與 omega-3 同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家族的 omega-6 ,
在多數公開資訊與研究中顯示是“放大”或導致發炎反應的元兇。
這兩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究竟對人體會有哪些影響?讓我們看下去。
事實上Omega-3的生理作用比較偏向於降低身體發炎、調控發炎因子的傳導、改善細胞膜的健康、調節前列腺等,
大致上來說就是具有抑制發炎的效果。
Omega-6的生理機制則比較偏向於調節代謝功能,促進免疫反應(啟動身體發炎機制、抵抗病菌與外來物)、
促進血小板聚集(助凝血),比較偏向於生理防衛的機能。
由上面的比較可以發現, omega-3 與 omega-6 對於人體有著一些相制衡的效果,
而兩者間的平衡攝取對於我們的健康是很重要的。
在補充Omega-3時,你應該知道這項產品的優點與缺點:
那麼,我們該如何購買產品?
動物性或植物性來源有什麼差異?
一般產品的形式又有哪些呢?
omega-3 的形式可以分為 ALA(註3)、EPA、DHA 三種,動物的型式為直接的 DHA、EPA ,
而植物的來源主要就是 ALA 的型式(需經過降解轉化後成為DHA與EPA)。
動物與植物來源的 omega-3 的差異就在於這個降解轉化的步驟,這個過程因為有諸多的干涉因子,
例如營養素、個體的吸收能力、腸道菌相、其他脂肪攝取量、年齡甚至是性別,都會影響此過程,
最後進而影響吸收的比例,所以在吸收的效率上而言,動物性的omega-3補充品會比植物性的更高且穩定。
@@!!那我是純素食者怎麼辦!?
其實除了天然食物攝取(深綠蔬菜、豆類與堅果類、甚至是藻類等)現在市面上也有許多植物性來源的產品,
例如亞麻籽油、海藻萃取物、海藻油等(效率高於一般植物,但價格偏高)
這些資訊告訴我們,其實魚油的選擇不外乎是這個產品的加工形式以及適合的存放方式,
這些都可以從產品背後的營養標示與說明看到喔!
而大家所擔心的價格部分,其實也是跟產品的營養加工與保存加工型式相關聯,
例如:吸收率較高、保存較困難的產品一般單價也相對的較高。
總而言之,希望以上這些資訊可以對大家在營養的補充、選擇甚至是購買上面都有所幫助,
也再次的提醒大家,營養的補充是全面的,不會有絕對單一的來源,大家還是要注意營養的均衡喔!!
歐耶教練的話:
就像訓練一樣,食物與營養不會有絕對的好壞,一切的優劣皆是看使用者當下的生理條件與使用時機。
#GYMEFIT
#內部教育訓練
#內訓真好玩
#內訓使我強大
#歐耶教練
作者:歐耶
RTS,FMS,SFMA,RNT,ACE-CPT
註1:
EPA,二十碳五烯酸,是存在魚油中的特殊不飽和脂酸,對於人體生理的作用較偏向於心血管相關的作用,例如清除血管壁的膽固醇凝集、競爭個體三酸甘油酯吸收率,預防不正常的血液凝集與血栓塞的發生,間接使心臟疾病與中風機率下降。
註2: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與EPA一樣是存在於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神經樹突中的含量相當高;因此其所扮演的角色較偏向促進、協調神經系統傳導作用,維持中樞與腦部細胞的正常運作。
註3:
ALA,α-亞麻酸,同樣為不飽和脂肪酸,但主要來源為各種植物油之中;它無法為人體直接吸收利用,需經過酶轉化為其他可吸收的 omega-3 脂肪酸,但這樣的轉換效率不高,低於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