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上篇文章,我們談到想要體態改變前,先需要具備的心理素質。
本篇則深入淺出的從「供需」觀點來闡述飲食管理的大原則,
再透過許多可愛的插圖來簡介BMR、TDEE的基本觀念。
讓你了解為何會變胖,而瘦下來或增肌成功的變動因素到底是什麼?
真的通透這些變動原理,當然才能幫助自己達成體態改變的目標!
▍ 飲食管理就只是Demand v.s. Supply的遊戲!
珍珍教練是供應鏈管理出身,
所以情不自禁想用很簡單的supply chain供應鏈概念來讓大家理解:
「需求Demand」就是身體對食物能量的需求,
簡言之,不吃東西我們就會死,所以有此需求。
反過來,「供應Supply」就是供給給身體的食物。
飲食控管,就是一場demand v.s. supply的遊戲。
–
▍ 多太多的食物能量,就可能囤積成脂肪!
今天一項無人問津的產品,也就是供給大於需求,
就會積累一堆賣不出去的庫存,商人內牛滿面氣哺哺,
因為這些庫存都代表著他被壓著的現金。
應證在你身上的道理,
就是你短期吃了super過量的食物,
多的這些食物能量,就囤積成脂肪啦啦啦,
因此就變胖了arrrr。
所以你要顯著地減脂,甚至增肌,飲食佔60-70%的重要性,
這就是你明顯該去著手與改善的面向,
逃避不得,醒醒!(手晃肩膀)
▍But!吃得太少,只會越來越胖。
上述知道了攝取跟消耗之間的關係,
但是!But!就是這個But!
如果你有吃仙女餐或突然在那邊吃非常少而驕傲瘦很快的朋友!
可能觀念都只停留在這裡,以為那吃得越少,就越能夠瘦。
No No No(搖手指),後面才是精髓,我先跟你講結論,
「吃得太少,只會越來越胖。」
更重要的是,我說的胖,是你在瘦了之後,「最終會胖回來」。
為了解這個道理,
我們要先明白「基礎代謝率BMR」
跟「每日總消耗量TDEE」的定義與差異。
講得出TDEE這個詞的,我認真覺得贏了一堆大眾!
▍(一)BMR 基礎代謝率
BMR (Basal Metabolic Rate),是維持你生命所需的最低熱量,
也就是你躺著不動也不思考,僅僅維持alive所需的能量。
BMR會受性別、身高、體重、年齡等影響,
都有公式可以略為估算唷!
▍(二)TDEE 每日總消耗熱量
但你就算是廢在床上那邊一整天,
也不只消耗這樣的熱量呀,思考,滑手機都需要能量。
TDEE(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意即「每日活動總消耗熱量」,
就是你一天包括活動所需(工作、走路、甚至運動),
實際會消耗的熱量。
如上圖,TDEE 約略包含五個種類,各項解釋可參見下方圖片解釋。
但也可以不用記太細,
只要先知道TDEE是你身體「真正的」每日熱量demand就對了~
▍TDEE = BMR *身體活動量指數
那麼TDEE與BMR的相對關係?
這樣想好了,TDEE會受你的生活型態(勞力/坐式)、運動頻率等影響,
所以TDEE可以再用「身體活動量指數」係數簡單推估。
係數表請見下方。
簡單記的話,也可以記 TDEE = BMR*1.3
▍建議
如果你想要減脂,
確保你有吃足基礎代謝BMR,但比TDEE低,製造熱量赤字。
如果想增肌,確保你至少有吃足TDEE且高於TDEE。
▍下篇預告
回到原題,所以為何「吃得太少,只會越來越胖」?
為何一定要吃足BMR?
下篇會用一種連環漫畫的方式讓你了解吃不足BMR,
身體會有保護反撲的機制,讓你可能少吃瘦了之後,再度變胖。
作者:珍珍教練
_____
*本系列文章原在珍珍教練的FB粉絲專頁「珍珍Jennifer。施怡如」刊出
*本篇插圖與插畫家「海狗小嬸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