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鈴(clubbell)起源於十七世紀的印度,
也稱為印度棒鈴Indian clubs。
普遍認為是最早古印度的戰士用來提升力量、敏捷、平衡等身體素質的訓練器材
在二十世紀後逐漸發展成為健身運動。
在設計上有不同的材質、形狀、重量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主要使用的方式為甩動
現今也有幾種不同棒鈴訓練的體系
(圖片取自 The Indian Club Exercise with Explanatory Figures and Positions)
棒鈴的動作可以訓練大量軀幹的旋轉與控制,
是普遍大家可能缺少訓練的。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根據 functional patterns 訓練的方式。
步驟一:軀幹旋轉
練習雙手抓握棒鈴,讓軀幹左右旋轉,
讓動作發生在胸椎,
頸椎、腰椎和骨盆穩定(肚臍保持朝前)。
過程保持脊椎中立。
步驟二:擺盪
手臂放輕鬆,讓棒鈴在額狀面進行擺盪,過程保持脊椎中立,避免駝背聳肩。
第三步驟,以步驟一的姿勢開始
- 雙手肩膀屈曲
- 軀幹旋轉至對側
- 雙手肩伸後回到步驟一的姿勢
軀幹旋轉時讓動作發生在胸椎,骨盆和頸部維持穩定
步驟四:整合
將以上步驟整合在一起,完成連續的動作
以上步驟希望可以幫助你掌握甩棒鈴的技巧,
在訓練安排以及動作操作上,
可以依照不同需求與動作的模式變化
融入下肢或單手等等,
執行不同的棒鈴動作。
作者:林庭耀
ACE-CPT
FIT-CPT
GMS動作概論呼吸與整合
GMS上肢整合
GMS下肢整合
更多庭耀教練:
【學員心得分享】
【內部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