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教育訓練】不同訓練對中老年者骨密、肌力的影響 – 雅雯教練

【內部教育訓練】不同訓練對中老年者骨密、肌力的影響

2018年,台灣高齡人口(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

隨著年齡增加,流失的肌肉量及骨質密度下降均是可預期的老化現象更被視為造成高齡者死亡率增加的可能危險因子。

研究目的

本篇研究在不同運動訓練下,哪種對中、高齡者的骨密與肌肉功能有最佳的健康效益?

研究對象

受試者為5351~70歲,未受過規律運動訓練的中老年人,在實驗中接受為期24週,每週275分鐘的訓練。

控制組:13人,保持日常作息與身體活動,不多做額外運動。

中強度阻力組:14人,運動內容為250%1RM

高強度阻力組:13人,運動內容為280%1RM

整合運動組:13人,運動內容為150%1RM30分鐘有氧,RPE量表維持在12~15

(受試者資料)

(受試者資料)

研究結果

1為手臂、腰椎、股骨頸、腿部與全身骨密在實驗介入前後的改變量。發現控制組各部位骨密度均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中腰椎下降幅度最大。

整體而言,僅高阻力組在經24週的運動訓練後,各部位的骨密度皆呈現增加的趨勢,包括手臂及腰椎改變量顯著高於控制組與中阻力組,此外,高阻力組腿部骨密增加幅度也顯著高於整合運動組與控制組。

整合運動組則是腰椎之骨密增加顯著高於控制組與中阻力組。

2為肌肉量變化,24週後控制組部分肌肉量有逐漸流失的趨勢,特別是手臂流失最多,而三組運動組除腿部(具維持效果)外各肌群均有增加肌肉量的現象,高阻力組於手臂增加效果最明顯,整體而言以整合運動組進步情形最平均。

運動組手臂之改變量均顯著高於控制組,至於其他部位的肌肉量(腿部、全身)運動組雖有上升趨勢,但與控制組相較未能達顯著改變之情形。

實驗結果後腱肌群進步幅度相較於控制組達顯著水準,但無論是股四頭肌或腿後腱肌群,運動組間皆無顯著差異。而整合運動組於肘關節和膝關節的屈肌或伸肌的力量雖然有上升的趨勢但與控制組卻無顯著差異。

結論

經過24週不同類型的訓練,對於促進中老年人骨密以高阻力運動最為有效;

對於肌肉量的效益,整合式與阻力式三種運動型態影響的程度相近

對於等速肌力的效果,則以阻力運動的影響較佳。

作者:楊雅雯

立即預約體驗,並註明預約Ariel教練:
https://gymefit.tw/personal-training-signup/

更多雅雯教練:

【內部教育訓練】聽快節奏音樂能蹲更重嗎?

【學員心得分享】10KG里程碑與更好的身體-佩紋

【學員心得分享】哈哈

【內部教育訓練】臥推肌肉使用之男女差異-雅雯教練

【內部教育訓練】原始人飲食法簡介 – 雅雯教練

【內部教育訓練】現代心律測量與心律錶帶的準確率

【學員心得分享】狗狗

【學員心得分享】專業吃貨的運動辣妹夢 – 品琄

【學員心得分享】增肌減脂外的更多收穫-Cindy

發表迴響